• 首页
  • 沙巴体育平台怎么样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沙巴体育平台怎么样 > 产品展示 > 懿文太子朱标,其实是仁慈过了头,即累死了自己也害死了所爱之人

    懿文太子朱标,其实是仁慈过了头,即累死了自己也害死了所爱之人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4:24    点击次数:88

    山河月明中的太子朱标,于国事于家事都是他都老爹朱元璋的得力助手。

    朱元璋喊“太子”时,他是“儿臣在”;朱元璋唤“老大”时,他会说:“儿子在”。

    朝堂上,得知蓝玉李文忠被扩廓大败漠北后,是他站出来举荐徐达领兵北上收拾残局。

    私下里,在四弟因逃课即将受罚时,他是带头护着弟弟的那个人。

    都说天家无亲情,都说皇帝与太子会相互防范。但朱姓皇室有太子朱标在,众兄弟间相处和睦,父子间没有相互猜疑与算计。他们家的亲情就跟寻常百姓家一样。

    四弟朱棣是他一手带大的,也是他最喜欢的弟弟。

    当他得知父亲要挑选与徐达闺女联姻的儿子时,他立马就把朱棣推了出来。

    他这四弟,平时调皮捣蛋,喜欢鼓捣兵法,三天两头的逃课挨罚。自己管不好,母后也是为他头疼。朱标觉得这朱棣啊,就是需要徐达叔叔这样的长辈给好好调教一下。

    展开剩余85%

    而徐叔叔家的女秀才,自然会是四弟将来的贤内助。

    可谁知转眼老十二就跑过来说他四哥跑了,老十二年纪还小,是自己让朱棣带着老十二学习的。听到这消息,朱标直接吓得跌倒在地上,他怕父皇震怒下重罚弟弟。更怕朝中大臣拿燕王私自出宫来闹事,因为朝臣本就对父皇决定亲王掌权领兵戍守边疆有意见。另外他也怕朱棣错过了这一门好姻缘。

    为找回朱棣那臭小子朱标没少费力气,最终他在徐达叔叔的提醒下,威胁老十二才知道那小子是偷了护卫衣服混在护卫队里跑出去了。他把老十二罚跪在祠堂里。

    得知朱棣在行军大营被徐达打了40军棍,他也心疼,但他知道徐达叔叔是分得清轻重的人。所以他倒也不用担心。

    护短朱元璋得知朱棣在漠北上了前线,还杀了敌人后,就要下令治徐达的罪。太子会在这里劝解到让朱元璋打消念头。

    从战场返回的朱棣依然不同意联姻时,朱标忍痛亲自打了朱棣50鞭。

    然后他给朱棣两个选择,要么是一生不入南京的闲散王爷,那他就替他退了亲事;要做一个替大明守护边塞的塞王,那就得联姻。朱棣选了最有用的塞王。

    朱棣的成长,离不开朱标的教导与逼迫。

    在用人方面,朱标遵从“唯才是举,不问德行”,因此他用了出卖主子的降将盛庸。

    可以说无论是在弟弟们的眼里,还是在满朝文武眼里,朱标都是很仁慈的一个人。

    但当我看完了《山河月明》中所有朱标的镜头后,怎么觉得这懿文太子的处事方式有点问题。

    一直都说他仁慈,但单从剧中他的所作所为来看,他是心太软,在该严的时候不严,该宽的时候你有严的过了头,就跟姑息养奸一样。

    胡惟庸案那么多的功勋权贵被砍,他是有责任的。

    因为他的“仁慈”,功勋权贵们私下屯田干什么的,胡惟庸等人能压住时。他就不知道,也不会去想知道。

    等着把功勋权贵们都给养肥了,养的胆子都越来越大了,闹得实在太不像话了。

    这时他替他老爹找初出茅庐的老四朱棣,告诉这个弟弟“苛政猛于虎,就要打虎”。然后与老爹一起让最能干的四弟坐镇锦衣卫,盯着文武百官查贪污腐化。

    其实那时的老四是忠于他的,虽说在行事方式上有些偏激。但朱棣的心一直都是为国为民的,但作为太子的他依然能让胡惟庸的伎俩蒙住眼,阻止老四一查到底,不止是他,铁铉也一样。

    他们都把人心想得太好了,认为他大明的官员不可能那么坏也不可能那么胆大。

    结果,朱棣查清楚后,那贪官污吏都是真的贪时。他就不仁慈了,以太子的身份请求朱元璋给全部砍了,家属全部流放。他的仁慈就是把砍掉的没人认领的尸体给找地方安置了,再找和尚念个超度经。

    但因为杀的官员太多了,朝廷无人可用了。在职官员在吕本的隐秘示意下,就把矛头指向了查案子的朱棣。

    这时他又心疼自己的弟弟被百官弹劾了,特意找弟弟来联络感情,表示愿意向朱元璋请旨让朱棣去北平就藩。

    朱元璋还要用朱棣带领的锦衣卫护卫,所以还是留朱棣在南京。

    直到朱元璋废了丞相制度设立内阁六部,还让朱棣随太子巡视运河漕运。

    ……朱雄英早夭让他伤心难过到一病不起,但他依然坚持起来去给要就藩王的四弟送行。

    四弟年轻气盛,有时候给父亲上表语气过冲,都是他在替四弟周旋。

    四弟在漠北劝降了扩廓旧部后,因为功劳太高,高到父皇与他都不知道怎么封赏。为了在朝廷做出制衡四弟的样子,他特意把犯了重罪的蓝玉,以亲戚之情给放了出来。

    二弟秦王朱樉,只爱美人,被他父亲差点削了王爷之尊,是他到处周旋。

    老三晋王演武输了闹脾气,是他抓回去教训。

    作为大哥,他的确无可挑剔。

    李善长等人被下大狱时,他向朱元璋表示他能握住带刺的荆杖,求朱元璋赦免他们。可当朱棣看到李善长把反诗念得人人都会时,他也同意朱元璋砍人。

    他做太子,动不动就会受制于以胡惟庸为首的百官集团。

    在家里,他是典型的嫡庶不分,把个吕氏这个妾宠到没了边,朝堂里有任何事情都与她说。她的任何请求,他都同意。

    他能同意妾室父亲进太子府教妾室与正室的儿子。是他自己放任让吕氏把朱允炆一手带成了一个可供别人拿捏的人。

    吕氏差不多都要把夺嫡写在脸上了,他装看不见。他那个正妃常氏也是个笨的。

    就连他妈都替他敲打过吕氏要注意身份,而他爹朱元璋更是提醒他嫡庶有别。

    但他依然我行我素,因为吕氏可他的心啊。

    他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吕氏利用他,一步一步地把他的嫡长子、他的正妃娘子都给除了。

    但他确实是处处为大明江山考虑 ,朱雄英死后,他看出他的朱允炆是个不堪大任的。所以就算朱元璋再催促,他也没有把他放在继承人的位置上。

    因为他想对谁都好,因为他太在乎名声,所以他终于把自己给累死了。就在临死前,他还拼命圈出三个大弟。他的遗言是给父亲与三个大弟的,是让父亲决定兄终弟及,是让三个弟弟帮父皇守护好这这江山社。

    可就因为他用了吕本做了开科取士的主考官,所以新选的文官都是吕本之门生。

    而他,还在吕本去世后私放吕氏带着朱允炆回吕府。他这个妾与庶子早就与朝中大臣有了勾结,只是他不知道而已。

    最终,因为他没安排好后事就撒手,因为他在太子府里姑息养奸,所以才导致朱元璋在铁铉的强烈要求下把朱允炆推上了皇位。

    朱允炆当了四年帝王,只干了一件事情,就是削藩,还给失败了。建文朝唯一流传青史的就是铁铉方孝孺的“忠”,可这忠臣于江山于百姓屁用都没有。

    如果朱标平时治家有方,让府里众人从朱雄英朱允炆小时候起,就严格他们的身份地位。把朱允炆就向要做朱雄英的臣子的方向培养,何至于朱雄英后来的丧命。

    是他忽略正妃常氏,把吕氏摆在正式的位置上,才导致后来的一切。

    记得在康熙时期,宫里普通贵人生了孩子自己都不能带,要认有身份的主子为娘。这是不是就是以吕氏与朱允炆为鉴啊!

    懿文太子的仁慈跟朱高炽的仁厚绝对不在一个水平上。一件事情朱高炽是追根溯源后,再决定是否宽容。而太子与铁铉,是遵循水至清则无鱼,再大的事情,只要不全暴露出来,他不想也不愿追根溯源。但一旦别人把证据拿到他眼前,他又是半点仁慈没有。

    所以朱高炽能在朱棣蛮干大干的时候,能监国理政,让父皇没有后顾之忧。朱标就没那个本事。

    作为太子,君主,本就没有常人那份面面俱到。想要当君王,又怎么可能名利双收呢!太子要仁慈之名,他是求仁得仁了,但也把自己累死了。根本就没有登上那九五之尊之位,至于后世追封的兴宗什么的,那都是个面子工程。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
    下一篇:没有了

    相关资讯